潮新闻客户端 黄岚报道
宁波本土导演张弛新作《好好说再见》近日上映,影片以宁波为背景,讲述了单亲妈妈应诺(钟欣潼饰)在身患绝症的阴影下,带着女儿丢丢(赵禹睿饰)回归故乡宁波,与父亲应大海(林栋甫饰)打破多年隔阂,共同面对人生最后旅程的感人故事。在父女的相互关爱与医院“安宁疗护”的温暖呵护下,应诺渐渐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。
影片中的宁波元素令人倍感亲切。首先,整部电影全部取景于宁波,尤其是在灵桥的场景,一看到那熟悉的街景,我的心中便涌起一股骄傲之情。近年来,宁波逐渐成为影视剧热门的拍摄地。十多年前,电影《搜索》曾在宁波博物馆、南部商务区水街、杭州湾湿地公园等地取景,我还曾特意前去观赏。如今,竟有整部电影全部扎根宁波,这份地域文化的传承令人欣慰。影片还特别记录了2016年江东区并入鄞州区的历史节点,这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“老江东人”来说,是一次怀旧与情感的回顾。
更令人感动的是,男主角应大海几乎全程使用纯正的宁波话交流。偶尔讲几句普通话,都显得格外生硬和别扭。影片结尾处,女主角用地道的宁波话说出“索搭介”——意思是“没什么大不了”,表达她对生命乐观豁达的态度。这让我深感共鸣。宁波话被戏称为“灵桥牌普通话”,很多稍年长的宁波人说的普通话都带有浓厚地方口音。俗话说,“宁波人聊天像吵架”,他们的语言质朴刚硬,带着独特个性。对我们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来说,这种语言仿佛天籁之音,听着格外亲切动听。
展开剩余64%影片中浓厚的亲情令人动容。应诺离家五年,带着5岁的女儿丢丢回到宁波。父亲应大海,身为“应老头”,中年丧妻后一直独居。社区理发师花姨暗中倾慕他,但他始终回避情感,或许是怕再婚后会亏待女儿。应诺回家时,面对紧闭的大门,她从信箱中取到钥匙,明白父亲虽言辞刻薄,心里却盼望着她归来。当有人告知“家里遭贼”,应大海内心却隐隐有期盼。看到女儿归来,他既欣喜又担忧,拒绝帮忙照看外孙女,反而让应诺自己带孩子,以此束缚她不轻易离开。最令人揪心的是,当应大海得知应诺患绝症,生命只剩两三个月时,他独自在小区河畔失声痛哭,愤恨老天为何夺走自己的心肝宝贝。他表面冷漠,却不惜卖掉唯一住房,只为给女儿多留一线生机。天下父母心,哪一个不是对孩子无尽的爱与牵挂?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,真是无可比拟的伟大。
饰演五岁女儿丢丢的赵禹睿展现出令人惊艳的演技。她与外公相处自然亲密,仿佛从未有过五年离别的隔阂。她的纯真与欢笑,为应大海带来无尽幸福。尽管年幼,她对母亲的依恋十分深厚。得知妈妈想去英国参加糕点比赛时,她央求外公:“我不会哭,让妈妈去吧!”得知妈妈病情时,她用画画寄托思念,期盼妈妈早日康复。孩子的成长如此迅速,令人心疼。
影片中对“安宁疗护”这一主题的温情呈现令人心暖。既然来到人世,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。小区内,应大海和一群老友组成乐队,吹拉弹唱,花姨还带头跳舞,营造出温馨和谐的邻里氛围。然而,当老友达叔突发疾病时,这份和乐被打破。影片巧妙融入幽默元素:达叔被送上救护车时,四个老伙伴争先恐后地陪同,霸占车位,连医生都进不了车,场面既温馨又滑稽,彰显深厚友谊。最终,达叔住进了顶楼的“安宁病房”,那是“等死”的地方,令人不寒而栗。
应大海不愿进入那间病房探望好友,甚至忌讳提及“死”字。相比之下,达叔表现得更为豁达,从容接受人生谢幕,并录制视频与老友们告别。影片巧妙对比了两种态度:应大海的逃避与应诺面对病魔的勇敢。曾经,他深爱跳舞的妻子,早逝于绝症,令他畏惧死亡。而当同样的噩耗降临到自己和女儿身上时,他不得不重新理解“死亡”的意义。令人唏嘘的是,反倒是女儿应诺,比他更坦然接受这令人忌惮的现实。
电影不仅探讨人的终结,还隐喻物的“死亡”。江东区并入鄞州区的行政调整象征着一个区域的消逝与重生。江东虽小,只有三十多平方公里,但对“老江东人”来说,那是心灵的故土。自2016年底“老江东”消失后,我等曾长期难以适应这失落感。导演张弛正是土生土长的“老江东”,这部影片或许正是他对故土的深情致敬。另外,影片中小朋友们喜爱的“大象”滑梯也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设施,象征着童年的逝去与时代变迁。
正如影片所传达的理念,安宁疗护的目的并非单纯延长生命,而是提升生命质量。人生终有一死,若能坦然接受,安然告别,死亡又何惧?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人生姿态吗?用心“好好说再见”,让我们从容不迫、矜持优雅地微笑着走完生命最后一程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同创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